Discover食日谈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?聊聊野菜、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| Vol.34
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?聊聊野菜、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| Vol.34

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?聊聊野菜、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| Vol.34

Update: 2024-06-18
Share

Description

节目介绍:

近年来,野菜、野菌子越来越火了。

不仅各种高价野菜野菌子纷纷现身正规商超、菜市场和线上生鲜平台,而且“打野”(指到野外采摘野菜野菌子)作为一种新潮流还席卷了年轻人群体,不少旅游公司更是顺势推出了“打野”团。

一方面,野菜野菌子被视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受到追捧;另一方面因吃野菜野菌子住进医院的新闻又频频发生。在城市绿地里挖野菜来吃,到底安全不安全?市场和平台上售卖的野菜野菌子都是哪里来的?昆明有全世界品种最多的野菜市场,云南人是怎么把野菜经营起来的?

不久前,食通社联合腾讯科学频道《餐桌上的物种》,邀请到了生态学者、人类学家、博物作家做了一场线上分享会,一起来聊聊关于野菜和野菌子的那些事儿。本期节目是由这期分享会转化成为音频节目,对嘉宾比较了解的听众可以略过前期介绍,直接从4分37秒开始听=)

嘉宾介绍:

#本期嘉宾

孙姗:生态实践者,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

半夏:作家,致力于自然博物生态文学写作

李睿俊: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,美食纪录片调研顾问

谭羚迪: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员,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

#本期主播

天乐:食通社创始编辑,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

时间轴

04:37 与野菜的渊源是小时候在北京被妈妈带着采野生荠菜,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允许自己的菜地里“长野”的生态小农。

06:01 宣统菜、咸丰菜,在哈尼族朋友的厨房里领略了云南人的野菜观“绿的都是菜,动的都是肉”。

11:10 食用野菜需谨慎,作为云南人,也曾因为过量食用金雀花而中毒。

14:02 在北京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,为什么挖野菜、种野菜是工作的一部分?

18:56 云南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里的山茅野菜品种,不只是全国最多的,也是全世界最多的。

24:24 在城市里挖野菜吃安全吗?除了农药和植物毒性,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?

28:12 蒲公英、马兰头、苕子尖、野葱、香椿、地木耳、竹笋,因为便秘才发现校园里竟然可以获取如此多种类的野菜。

35:18 被神化的松茸和松露,从人类学家的视角,怎么看野生菌的爆火?

44:14 人工种植“野菜”正在加速,种植出来的“野菜”还有野菜味吗?

48:52 国外的野菜采集都有哪些讲究和传统?

53:13 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被驯化,而有些植物就一直没有被驯化?

57:41 自然教育最好的地方,就是从餐桌开始。


有106种山茅野菜的店铺,这只是其中的一角(图/半夏)

山茅野菜摊点。这张图里的食材你能认出几种来?(图/半夏)

学校草坪上随处可见的蒲公英,嫩叶拿来炒了吃,根晒干泡水喝(图/李睿俊)

学校实验室楼旁边的河岸的野生马兰头(图/李睿俊)

便秘患者采完马兰头采草头(图/李睿俊)

开白花的野豌豆,又叫小巢菜;开紫花的野豌豆,我们老家叫苕子尖(图/李睿俊)

草地上发现的野葱,还有夜鹭吃剩的螺蛳壳(图/李睿俊)

竹笋、马兰头和地木耳煮汤,十分鲜爽!(图/李睿俊)

在售卖的鸡枞(图/半夏)

刚刚破土的松茸,小心翼翼地从土壤里刨出来(图/李睿俊)

<p style="color: #333333; font-weight: normal; font-size: 16px; line-height: 30px; font-family: Helvetica,Arial,sans-serif; te
Comments 
In Channel
loading
00:00
00:00
x

0.5x

0.8x

1.0x

1.25x

1.5x

2.0x

3.0x

Sleep Timer

Off

End of Episode

5 Minutes

10 Minutes

15 Minutes

30 Minutes

45 Minutes

60 Minutes

120 Minutes

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?聊聊野菜、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| Vol.34

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?聊聊野菜、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| Vol.34